- 新闻动态
- 视频报道
- 焦点关注
- 百泰金评
- 集团公告
百泰首饰“四朵金花”齐绽放 文博会上演绎文化创意之美
5月15日,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市会展中心隆重举行。百泰首饰“四朵金花”联袂参展,全面展示了百泰首饰近年来在黄金首饰制作工艺上的突破和成就。同时,百泰首饰携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树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米振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程淑美、“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张春源等多位大师,推出《宝马天鞍》、《花丝如意》、《禅茶一味银壶》、《吉祥百鹿尊》、《家风·弟子规》等多件力作。
深圳市盐田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定海向媒体介绍盐田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以及百泰首饰在文化创意方面取得的成绩
百泰首饰在黄金制造工艺方面的精进追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百泰首饰致力构建一个国家级工艺大师资源整合的平台,并积极与相关领域的工艺大师建立合作关系,促进传统加工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百泰首饰在企业内部建立了工艺研发、创新和应用的有效机制,推动品牌文化创意价值的提升。
文博会开幕后,位于深圳市会展中心文博会主场馆1号馆盐田馆的百泰首饰展位吸引了众多观众围观。“七彩金”、“幻彩金”、“花丝金”和“玲珑金”四朵金花,精美绝伦,全新的造型和视觉效果令人赞叹。
参观市民了解百泰首饰“四朵金花”产品
对黄金首饰加工工艺的传承、创新与突破,一直是百泰首饰孜孜不倦的追求。近年来,百泰首饰在黄金加工工艺方面取得多项突破,先后研发出“玲珑金”、“花丝金”、“七彩金”和“幻彩金”四大业内首创的制作工艺。2012年,百泰首饰推出“七彩金”产品,该系列产品通过手工拉丝技艺,制作出极其细腻的拉丝纹肌理,让每一款首饰在光与影的变幻中,散发出独特的七彩光芒。2013年,百泰首饰推出“幻彩金”产品,使原本色彩单一的黄金首饰有了色彩斑斓的外表。
“花丝金”产品传承和创新了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工艺,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先进的加工技术,让金饰焕发出高贵优雅的皇家气质。
“玲珑金”产品于2010年首推后,到目前已连续推出三期。“玲珑金”产品充分保持了黄金的本色,灵动的“流光滚珠工艺”、梦幻斑斓的“晶片肌理处理效果”结合细腻精致的手工“花色抽丝技艺”,让单一的素金首饰有了丰富多变的视觉效果。
百泰首饰经典产品吸引市民纷纷前来关注参观
百泰首饰领先的加工工艺,一直引领着整个行业的发展。
此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力作也是本届文博会百泰首饰展位的一大看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树文倾心打造的《宝马天鞍》,以约100g银花丝制成马具,并镶嵌红宝石、绿松石等各类宝石,以华丽细腻的花丝修饰马具沿袭了古老的马具文化,使整个藏品更具气势和品味。马身由纯银铸成,骏马四肢矫健,体形壮硕。在中国民俗文化中,马寓意忠诚、矫健,蕴含有丰富的吉祥寓意,象征事业成功、前程远大、飞黄腾达、大吉大利、马到成功。
《禅茶一味银壶》由程淑美大师以花丝和錾刻两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制造而成。该产品以花丝工艺编制竹叶,錾刻工艺制作竹节形壶柄,从细微处体现传统手工工艺的魅力,是同类产品中少见的在一件产品中融入多种不同手工工艺的珍品。喝茶讲禅,茶道又与禅相结合,所谓“禅茶一味”,就是要通过茶去领悟禅的内涵。
同时,由程淑美大师监制的国学典籍《家风·弟子规》,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各级领导干部应该读读《弟子规》。”的号召,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风·弟子规》分为金银两个版本,金版,28g;银版,70g,获得并非遥不可及。同时,该书突破传统书籍的概念,结合贵金属材质,赋予建行60周年盛典收藏价值,精工精品,值得收藏与传承。
百泰首饰经典产品吸引市民纷纷前来关注参观
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錾刻大师张春源打造的《吉祥百鹿尊》,于2013年文博会期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创意奖”金奖,在本届展会上观众依然可以在百泰首饰展位一睹其真容。该作品通体錾刻百鹿,以山林花草相衬,百鹿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张春源大师在对“百鹿尊”进行再创造时,将“螭耳”改成了“象耳”,借用了我国民间传统瑞兽“象”。因其体型伟壮且寿命长,四蹄粗壮,着地稳如泰山,故取吉祥太平之意,也寓意河清海晏、民康物阜。这一改变,蕴含着作者对太平盛世、四海吉祥的美好祝福。
本次展出的大师作品,凝聚着传统手工花丝、錾刻等多种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工艺,向与会嘉宾展示了中国传统手工工艺的深厚文化底蕴。


